本篇文章1881字,读完约5分钟

飞向天空!

武汉制造的火箭,支持武汉制造的卫星,冲进太空空。5月12日,中国首个天基物联网星座“星云工程”正式启动联网,中国中央企业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星云2号”01和02卫星成功入轨。

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成就,也是湖北航空航天事业恢复工作、恢复生产达到新水平的新标志。

航空航天产业是湖北省十大重点产业之一,拥有40多家R&D飞机、火箭、卫星等生产和维修企业,2019年产值近500亿元。

据省委国防与民用技术综合办公室统计,目前,我省所有航空空航天企业已经复工,大家都在努力加快新产品开发,开拓新市场,建设新基地。掘金经济空的“湖北队”正在危险中寻找机会,并向更高的目标冲刺。

超过90%的企业将在1月份恢复工作

疫情爆发后,飞机成为防疫应急救援物资的主要运输工具之一。数据显示,1月23日至4月1日,武汉天河机场保障航班3100多架次,运输人员7万多人,物资1.5万吨,为保卫湖北做出了巨大贡献。

“运输班次的增加导致飞机维修需求增加,这导致一些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省委国防与民用技术综合办公室工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杨泽新表示,自2月中旬以来,该办公室专门成立了一个班,指导企业做好防疫工作,并积极与省市交通部门沟通,帮助企业解决交通问题。

重点做好防疫和复工工作。武汉航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航空机载设备开发和维护的高科技企业。2月中旬接到航+公司的飞机维修任务后,同意2月20日复工。

“通过点对点协议将数百名员工带回工厂,并实施封闭式管理。”公司副总经理表示,公司在积极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安全有序地恢复了工作,4月8日解除韩出境通道控制后,复工率超过90%。目前,1200多名员工已全部上岗,生产得到全面推进。

3月中旬重返工作岗位后,位于襄阳的AVIC航天救生设备有限公司注重防疫和生产,制定了总体规划和9个子规划。所有员工都接受了核酸检测。为了便于业务洽谈和原材料采购,公司将部分返乡员工集中在上海过年,以便在防疫控制正常化的情况下开展业务。

3月中旬前,大多数国际航空公司运营正常,国际市场需求增加。许多航空公司空湖北企业收到海外飞机零部件生产和维修订单。随着湖北省疫情的不断好转,全面恢复工作和生产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杨泽新介绍,截至3月底,我省90%以上的航空航天企业有序恢复生产,为稳定国际客户和国际市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时间,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湖北重点产业复工第九次观察:直冲云霄掘金“太空经济”

“湖北制造”冲刺世界前沿

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航空市场受到了巨大冲击,对飞机生产、维修、零部件更换等方面的需求急剧下降。

航空空工业,资本、人才和技术是高度密集型产业。近五年来,湖北省新增10家R&D及航空制造业企业,并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子行业龙头企业。面对疫情的影响,企业加大了研发力度,在寒冷的冬天频繁地采取新的举措,寻找新的机遇。

湖北于航佳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位于襄阳,是中国唯一完成认证和装机容量的飞机座椅制造商,年产值1.5亿元。到4月初,由于欧美疫情日益严重,占总业务量70%的所有国际订单均被暂停。

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会?

该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杨玉柱表示,公司已经削减了各种开支,集中精力进行研发,其关键产品之一是轻质座椅。

最初,国际制造商生产的飞机座椅最轻的重量是6公斤,国内座椅最轻的重量是9公斤。长期以来,国际巨头对这一领域的技术实施封锁。经过20多年的技术储备,于航佳泰有能力独立开发轻型座椅。重返工作岗位后,公司与国内著名大学和材料供应商携手解决关键问题。据报道,目前的研发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将成功开发。

杨玉柱表示,一旦座椅轻量化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国内座椅将广泛应用于波音、空乘客等主流机型,公司将开辟新的蓝海,而湖北航空公司空座椅技术将进入世界前列。

与加大研发力度、开拓新市场的趋势背道而驰的于航嘉泰公司并非如此。

汉达科技计划今年投资5000万元研发,跟踪400多种产品,扩大飞机零部件维修范围。目前,该公司可以维修5000多个飞机部件,包括发动机等核心产品。武汉扎尔航空航天公司恢复工作后,迅速启动了新一代通用飞机的研发,并通过现场交付出售了六架“飞行员”飞机;荆门航空工业特种飞机研究所也于5月8日完成了今年两栖飞机AG600的首飞...

湖北重点产业复工第九次观察:直冲云霄掘金“太空经济”

在企业自救的同时,省委国防与民用技术综合办公室积极争取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委的支持,推出专项资金援助政策,帮助湖北航空空航天企业复工复产,全力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加快航天产业集群的组装

5月12日,“快船”以0+的升力载着“武汉”,人们悬着的心终于放开了。

保护重点项目是湖北航天工业恢复生产的关键措施。

火箭和卫星分别来自三江集团下属的快州火箭公司和星运公司。疫情期间,交通不畅,各测试队工作人员无法按时到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情况十分紧急。

2月中旬,航天三江召开紧急视频会议,将原来的三个测试团队整合成由190多名成员组成的“快艇联合测试团队”,统一组织、管理、保障和部署。在线讨论研究方案,理清工作难点,协调计划安排。联合测试团队充分利用“云调度”推进项目方法测试和后续任务安排。

"恢复工作与“星运二号”卫星的发射密切相关."航天星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杜介绍。从2月底到3月底,通过“点对点”专车,经过2000多公里的长途颠簸,联合测试小组的人员聚集在酒泉,按规定完成了分离和核酸检测,为“星云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推进星云二号发射的同时,武汉国家航天工业基地的快州火箭工业园(一期)也加快了复工步伐。

位于忻州的武汉国家航天工业基地现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程车辆来回穿梭,道路两侧的建筑也在紧张施工。据忻州区政府相关人士介绍,基地内的火箭工业园、卫星工业园、云游项目、磁电工业园已于3月底全部复工,掀起项目建设高潮。

5月18日,记者来到位于阳逻开发区双流街的火箭工业园。然而,现代工厂如总装测试厂房、综合厂房、综合大楼和发电站都是分散的。在总装测试车间,20多名工人正在调试设备。“自3月15日复工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防疫和生产,与时间赛跑,弥补损失的时间。”航天科技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450英亩的园区(一期)预计将于5月底投入使用,第一艘快艇火箭将于6月进行装备和测试。

湖北重点产业复工第九次观察:直冲云霄掘金“太空经济”

武汉国家航天工业基地、中国第一个商业航天工业基地和郐州火箭工业园是首批进入项目。第一阶段主要用于快州系列固体运载火箭的总装试验,投入使用后每年可生产20枚快州火箭。快速发展的卫星工业园将建成中国第一批卫星生产线,年产100颗卫星。

据省委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成后,将在武汉形成火箭、卫星、遥感、航天材料、运行控制、运营等业务相结合的航天产业链,带动湖北商业卫星、地面系统和+0+信息应用等产业集群发展,对促进我省航天产业发展和湖北优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湖北重点产业复工第九次观察:直冲云霄掘金“太空经济”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xbsy/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