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479字,读完约16分钟

[编者按]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人类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建设强有力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预警应对机制,全面提高预防、控制和治疗能力,编织防护网,筑起坚固的城墙,才能为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6月2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了“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以现场会议和网络视频会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是今年我省学习贯彻新时期习近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研讨会的第二次。全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份报纸刊登了一些演讲的摘录。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从“三进武汉”谈疫情防控

李兰娟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COVID-19突发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湖北、武汉防御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就,中国防控疫情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果。这些成就的取得,有赖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应对。英雄的湖北和武汉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目前,COVID-19肺炎的防控已从应急状态向常态化转变,“外部预防投入和内部预防反弹”已成为常态化的主要任务。正常防控的思路和建议是:一是加强对普通人群的健康观念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COVID-19肺炎的自我预防意识。如有发热或接触疑似COVID-19肺炎等可疑症状,应主动到发热门诊或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检测。二是继续加强社区防控。有必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增强社区防控能力,全面实施基于网格的、智能的、精确的管理,实现社区COVID-19肺炎疫情的群防群控。第三是对海外移民的风险进行分类。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内外疫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重点关注外部防御的输入和内部防御的反弹。按照准确分类管理的原则,减少输入性病例对我国疫情防控的影响。第四,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商业组织应建立规范的COVID-19肺炎防控体系,开展日常健康监测。第五,继续加强COVID-19肺炎防治的科学研究。应组织多学科力量共同解决关键问题,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加大疫苗和特定药物的研发力度。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加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国家医疗中心建设

王伟

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委员、常务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和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国家医疗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基地建设。

对此,我们的设想包括:医疗中心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原则,以人为本,围绕传染病、自然灾害、核辐射、有毒疾病、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五大方向,构建智能预警多点触发机制。以国家区域中心为骨干,构建国家、省、市、县级救治体系,建立一套预防、预警和救治体系。计划建设8个系统: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实验室快速诊断系统、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控制小组及网络系统、国家医疗设备应急物资救援快速反应系统、国家医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支持系统、国家医院公共卫生应急救援系统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系统。这八个系统通过多机构联动逐步实施。推动提高中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协助国家卫生委制定重大及相关诊疗规划指南,开展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疑难危重病例诊疗示范和推广,承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推动提高中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湖北应加快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中心建设,打造湖北模式,打造集预防、预警、治疗、管理、培训、研发于一体的世界最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中心。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抓住建设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关键环节

六元力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兼教授

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非常重要的讲话,描绘了“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的路线图。如何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生活第一”。同时,有两个核心目标体现了这一核心概念,即公共卫生服务应该更加准确和有效。这需要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实现“三个转变”。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首先是信息化。建立智能多点触发预警机制十分必要。不仅是疾病控制系统的监测预警,也是医疗卫生机构基于电子病历的智能报告,应该将生态环境监测、市场监管和哨点检测的大系统与医疗卫生部门的系统整合,建立多点触发预警机制。第二是法治。首先,我们必须有规律可循,有规律可循;第二,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完善法治。第三是协同作用。首先,公共卫生问题涉及专业医疗机构与政府的跨部门合作,应特别关注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性,特别是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其次,它涉及公共卫生的内部协调,包括八个部门的内部协调:疾病预防和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心理健康、血液采集和供应、卫生监督、计划生育和应急管理,以及预防和治疗的进一步协调。最后,在多部门合作公共卫生治理正常化之后,建议将与重大卫生相关的服务,如筹资和捐赠、监管和监督纳入同一部门,使整个公共卫生系统真正成为一盘棋。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为疾病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创建湖北模式

姜国志

湖北省改革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从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完善重大疫情处理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五个方面,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湖北和武汉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打赢防疫斗争的决定性之地。我们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围绕一系列目标任务,总结有效做法,弥补不足,堵塞漏洞,扬长避短,统筹规划,重塑体制,全面提升,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国家示范区。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构建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模式的四点建议:一是改革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行政职能,探索和推进“一级保障、二级管理”,进一步激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内生动力。要把医疗预防协调作为重中之重,创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医疗预防协调机制。必须增强预警监测能力,充分发挥医疗卫生人员、药品销售、科研单位、网络舆情等部门的作用,实现更及时、更准确的预警和评估,更准确、更有效的预防和处置。二是通过“强县、居乡、稳村”改革创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机制。加强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深化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六个统一、两个独立”的一体化管理,形成县乡村联动的动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是改革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和机制。建立分级、分层、分区救治机制,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加强应急调度网络建设,全面提升救治能力。第四,改革公共卫生人才建设机制。深化公共卫生人员培训,引导医疗卫生人员深入基层,完善公共卫生人员激励措施,填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短缺的突出不足。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通过综合协调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能力

凤展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与健康管理学院院长兼教授

这一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充分证明了全面协调的重要性。首先,坚持传染病控制的原则需要全面协调。目前,我们仍采用传统的传染病控制原则:隔离传染源,切断感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然而,在发达的交通和经济一体化时代,仅靠卫生系统或某个部门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第二,医务人员的调动也需要全面协调。在疫情初期,能够应对疫情的医务人员较少,因为在疫情爆发前,传染病发病率逐渐下降,传染科、呼吸科和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数量有限,需要综合协调,动员所有医生。第三,在物资供应方面,应优先保证物资短缺时的第一线,但如何保证需要综合协调。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应急体系建设有四点战略建议:一是巩固顶层设计的联动防控机制。建议支持武汉市建立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形成医疗卫生、物资生产供应等跨部门、跨区域的综合协调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二,加强医疗卫生系统的整合。医院是整个公共卫生系统的前哨,是公共卫生系统的有效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的有机整合和协调。第三,加强物资储备。考虑是否可以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储备系统来协调生产、流通和使用。最后,我们需要依靠社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救治伤员和抢救垂死人员的医院阵地,另一个是预防和控制疫情的社区阵地。仅仅依靠医院治疗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依靠社区隔离,保卫社区的重要防线。社会动员在我们战胜艾滋病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建立平战结合的长效机制

陈晓萍·赫尔佐格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外科主任、教授

首先,建立一个长期机制,让警钟长鸣。对于重大传染病,如果我们加强科普教育和医务人员培训,就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它们。战争“流行”期间,4万多名医务人员支援了湖北。在几个月的防疫过程中,没有一个人被感染,因为这些医务人员知道如何戴口罩、勤洗手、少采集和进入疫区后保持嘴硬。由此可见,防控疫情并不复杂,关键是要有充分的认识。关于医务人员的预防和控制,国家有明确的规定,不同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标准不同,对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有明确的要求。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是医院防疫布局要规范化。防疫控制布局中的“三区二通道”为洁净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应有规范、清晰的标识,并正常运行。例如,离开污染区后,医务人员将在半污染区脱下防护设备,但工作服、口罩和帽子将继续戴着,直到清洁区。平时应设立“三区两渠道”,有序应对疫情。

第三,医学教育亟待改革,尤其是“三基”训练。现有的医学教育系统非常重视专业培训,临床医生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突出一个“专业”。然而,在重大疫情防控中,我们往往缺乏精通医学多学科知识、传染病和流行病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中青年复合型领军专家。防治人员往往不了解医疗,医务人员缺乏防治知识。平时,要注意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多学科知识、防治和医疗的综合教育。一旦发生重大疫情,人才就不会相对短缺。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公共卫生安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欧阳康

原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治理研究所所长

首先,我们应该把公共卫生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人类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对公共安全做出了非常准确的定位。经过这场防疫斗争,我们深切感受到公共卫生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有必要把公共卫生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我们不能谈论医学和公共卫生,但我们应该把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到国家战略体系的高度,并将其嵌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间,使之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和有序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二,要把防疫和医疗结合起来。在过去,这是两个系统。尽管他们每个人都在加强自身建设,并且非常有效,但COVID-19的肺炎疫情告诉我们,只有建立起一个大防疫体系、大医疗体系和大卫生体系,把防疫和医疗内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健康和幸福。

第三,人们的理解应该更加全面和完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衷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也要求我们从一个新的、更全面的角度去理解人和他们的人生价值观。目前,它可以从三个层次发展:第一层次是人的生命安全,第二层次是人的健康,第三层次是人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把每个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纳入这样一个系统。当我们谈论人民利益至上时,我们应该同时考虑这三个层面,这是对人民利益的全面理解,而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应该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点。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弥补思想和制度的不足

王绍光·赫尔佐格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疫情是对中国治理体制和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我们必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鉴于在应对这一流行病方面暴露出的缺点和不足,有必要改进国家应急管理系统,提高处理紧急和危险任务的能力。有两种类型的缺点,即思想上的缺点和制度上的缺点。如果我们想填补系统的缺点,我们必须首先填补思想的缺点,并用三种坚持来填补思想的缺点。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首先,坚持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指出,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我们必须牢记,为了防范风险,除了“已知的已知”和“已知的未知”,还会有“未知的未知”;也就是说,这不仅是防止“灰犀牛”事件的底线,也是防止类似此次疫情的“黑天鹅”事件和“星陨袭击”事件的底线。

第二,坚持动态灌装。制度建设要有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但是,关键点不是固定的,应该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非典之后,首先要加强硬件建设,但是硬件建设之后,还有其他事情要加强。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统筹规划、体制重建和整体推进非常重要。每个时期都有一个焦点,焦点应该不断地改变。

最后,坚持不懈的警惕。制度建设具有连续性。一些学者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但事实上,现代社会不仅是一个风险社会,也是一个不确定的社会。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接踵而来。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控制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完善,体系建设必须不间断地继续下去。

推进应急管理机制创新

迅军

湖北省应急救援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抗疫斗争是人类与新型冠状病毒之间的一场大战,是对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在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仍在进行的同时,应急管理的现代化需要进一步提高。

第一,强化实践部门和专家的角色定位和责任。对于实际工作部门,应强调法治思维、前瞻性意识、专业性和科学决策;对于专家来说,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专家作用,鼓励他们做出科学、量化的结论和建议。

第二,进一步完善联合防控机制。首先,完善博弈联动机制、分工明确的部门协调机制、军民合作对接机制、共同治理的信息管理和动员机制。第二,是属地管理和应对灾难,要强调属地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灾难应急机制。第三,要规范战时机制,平时要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进行,战时要迅速平复。

第三,完善预警机制。要形成综合城市平台+部门专业预警监控模式。一是解决信息孤岛和部门壁垒问题,形成以城市安全为核心、各专业部门为支撑的监控预警模式博弈。第二,量化标准。第三,发布预警的方式要规范,由战时指挥部统一发布。第四,完善社会协调动员机制,发挥第一反应者和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

第四,规范异常情况下的应对机制。特别是重大事件的应对机制,需要明确分级启动的标准和程序。

第五,完善组织保障和法律体系。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有着巨大的区别。应急管理应分为安全管理、防灾减灾管理和风险管理等不同的行业、层次和部门。要量化目标、计划和指标,建立人才保障机制,以获得领导和专业团队的支持。

全面推广公共卫生防疫措施的有效经验

徐顺清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教授

作为一种新的传染病,我们对COVID-19肺炎的理解仍需要一个过程。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防治困难的特点。其特征之一是它具有高度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的患者具有传染性,但症状相对较轻。只有充分了解疾病,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在了解了疾病的特征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做出决定。事实证明,通过建议人们在室内经常戴口罩和洗手,集中管理“四类人员”,建立一个收容所医院,控制疫情是非常有效的。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在个人防护的基本措施中,戴口罩可以有效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吴汉关闭了汉朝的通道,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市民留在家中与疫情作斗争并保持社会距离后,病例数明显下降,措施效果非常好。采取集中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建立收容医院控制疫情至关重要。下一步是建立更加科学的决策和管理体系;建立更有效的预警和监测系统,将预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和基层公共卫生能力建设,特别是稳定现有队伍,构建专业创新的培训体系;让公共卫生深入到社会、城市、环境等领域。

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文字整理/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雷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