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0字,读完约4分钟

曹青(左二)和一线医务人员在一起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通讯员高

曹青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门诊部主任。不幸的是,他在二月初感染了COVID-19肺炎,生命垂危。气管插管后,他恢复得很好,并回到了工作岗位。在这场流行病中,她不仅是一名前线战士,也是一名重病患者。前天,她面对我们的记者,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生死经历和内心感受。

疫情正在悄悄逼近

她在一条线上旋转

1月初,武汉大学曹庆中南医院设立了发热门诊,并开设了隔离病房。从那以后,曹青每天都在发热门诊。1月22日,中南医院接管了被列为首批定点医院的武汉市第七医院,曹青立即赶过来参与筹建。那天晚上医院没有开门,外面已经排起了长队。"我在现场感到非常担心。"

当晚10点,第七医院正式开门接受治疗。曹庆和他的同事在缓解人群拥挤的同时缓解了病人的焦虑,他们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5点才回到住处。

曹青直言不讳地表示,疫情爆发之初,当地医务人员正在苦苦挣扎。“同事们把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如果家里没有老人的帮助,他们会把孩子交给邻居照顾。丈夫和妻子都在医疗系统,他们准备好了去前线。每个人都知道前面的道路充满危险,但他们都毫不犹豫地承担责任。”

除夕之夜,一同值班的分泌外科主治医生孟哲与曹青聊起了害怕。他说:“说你不怕是错误的,但是如果你说你有多害怕,你就不怕。因为我们医院有最强的重症监护室团队,如果我倒下了,我的同事会救我的。”

"后来,我明白了他话中的悲剧意味."曹晴说道。

突然,他摔倒了

我醒来已经五天了

二月初,曹庆上楼时经常感到疲倦,气喘吁吁,喉咙痛。2月6日,她的核酸结果出来了,呈阳性。她原以为隔离服药后可以康复,但在2月10日,她又开始发烧,这使她无法平躺。当你做CT时,你的肺是白色的。

她在重症监护室。

“同事们给我送来了无数问候和鼓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闯,他告诉我,“我不会让我的医务人员回来”。他以前在几个场合说过这句话,当他在电话里告诉我时,这给了我极大的安慰。”

曹青的情况越来越糟。2月14日,她记不起发生了什么事。她只记得呼吸和危重病医学部主任程振顺对她说:“没关系,我在这里。”

那天,她开始害怕,因为人们问她是否想和家人联系。她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她说,不要联系你的家人。

然后,她什么都不知道,五天后她又醒来了。

后来,她得知那天她将被插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决定。因为大约50%的有创插管病人可以获救。

醒来后,她还发现病床边有一个ECMO。“他们说如果再过4-6个小时我就不行了,我必须去ECMO。”

幸运的是,她挣扎着从死亡中恢复过来。

最艰难的一天

是送走年轻的同事

2月23日,曹晴永远不会忘记这件事。

那天她醒得很早,听到外面有声音。“过了一会儿,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杨晓和一个平时爱笑的女医生来看我了。我发现她那时就要崩溃了。”曹庆停了一会儿,轻轻地说夏思思那天走了。

武汉联合医院(蔡甸区人民医院)江北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在防疫过程中感染了COVID-19肺炎,住进中南医院治疗。他死于重病。

"她只有29岁,而我只有49岁。"曹青抽泣道:“当我想到她这么年轻,有这么小的孩子,我的心就痛。”这一天,她也想了很多,“如果我出了什么事,我有什么要解释的吗?”一想到孩子和父母,我就哭。同事告诉我,知道后,不要想它,你会度过它。"

3月1日,曹青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隔离病房,3月23日,曹青出院,隔离期满回家。“我母亲发现我是黑暗的,而且状态不好,所以我把我的病情告诉了他们。”

上周,曹青回到了工作岗位,像以前一样,每天穿梭于门诊。

她说她是流行病中的“未来之人”:“我不仅为自己活着,也为那些失去生命的人活着。作为幸存者,我应该做更多的事情。”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作为一名医院管理人员,她倒在了防疫的第一线,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4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