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5字,读完约3分钟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徐伟通讯员杨德义周觅

“在政策引导、需求牵引和技术驱动的共同努力下,国内新能源船舶市场日新月异。”6月22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2研究所电力推进部主任周对《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表示。

“吕俊”创造了许多行业第一

绿色新能源船舶能有效解决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是未来船舶的发展方向周对说:

6月23日晚,首艘1000吨纯电动客船“吕俊”在武汉首航,标志着长江绿色能源船时代的开始。

“吕俊号是一艘中型船,可以说是内河电动游船上的‘大家伙’。”周介绍,已创下多项行业第一:国内第一艘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的新能源船,国内第一艘装载大容量高安全性船用动力锂电池的客船,国内第一艘带吊舱推进器的内河船。

周表示的动力系统和产品由712个研究所自主研发,所提供的紧凑型吊舱掌握了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并首次应用于内河船舶,打破了国外垄断。

“这艘船1公里使用18度的电力,每年减少大约200吨的碳排放和大约60吨的氮排放。如果大约13万艘在长江上航行的船只推广使用类似的新能源,每年的空气减排效果将会非常可观。”周对说:

“船舶动力新能源”产值超过1000亿元,急需政策扶持

“湖北长江流域大约有3万艘船舶,占长江流域船舶总数的五分之一。”周表示,“船舶动力新能源利用”可以带动船舶设计、建造、设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预计到2021年,国内电动船舶市场将扩大到96.3亿元,市场前景看好。

目前,电动船舶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存在相关标准缺失、充电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多方努力解决。

“电船的技术已经成熟。在内陆湖泊,电力船的全部工业支持也可以实现。”周说,充电是海上行驶时的一个难题,可以在内河或湖泊的岸边设立充电站,解决电动船舶的充电问题。

“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可以借鉴纯电动汽车和广州、深圳等地的推广经验,研究纯电动船舶的建造、电池租赁和回收、运营等。,出台扶持政策,调动相关企业对船舶改造的积极性,尽一切努力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在船员分配和航运规则方面,也应采取相关的管理措施。”周对说:

随着长江的保护,取代船舶的电能势在必行

“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中国长江流域首艘纯电动客船的下水,是我们实施长江保护战略的具体行动。”湖北省船舶工业管理处船舶与海洋工程处处长谢先伟告诉记者。

湖北具有“黄金水道”的地理优势和完整产业链的产业优势以及核心R&D能力。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优势,整合资源,抓住新能源船舶发展的战略机遇,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90%以上的水运船舶使用柴油动力推进系统,燃料成本高,碳硫排放量仅次于燃煤电厂和机动车。

要充分发挥湖北优势,建设绿色新能源船舶综合示范区,完善运行机制,搭建示范平台,加快船舶绿色智能发展湖北省船舶工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一艘中型船舶每年可以减少260吨的排放量——长江开启了绿色能源船舶的新时代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