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425字,读完约16分钟

COVID-19的爆发对全国高校的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部部署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工作。华中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网络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化利用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信息化背景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与实践”建设成果,发挥自身在信息化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和优势。 冷静应对,这次大规模、长期、全方位的网络教学测试,使高校、教师和学生积极应对,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在实践中开创网络教学的新高峰,探索网络教学的新实践,形成网络教学的新范式。 目前,疫情防控取得了很大成绩。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武汉市的常态化防疫工作,学校继续做好网上教学工作,有序安排师生返校。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颜屋指出,这次大规模网络教育教学的一些生动实践,应该在大爆发后转化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用“学习革命”来扎实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革命”。网络教学将从“新奇”走向“新常态”,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回到爆发前的教与学的状态,因为整合“互联网+”和“智能+”的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我们要抓住疫情带来的教育创新发展机遇,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高校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智慧和解决方案。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第一,超前变革:在疫情爆发前,学校信息化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

华中师范大学早就认识到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学校发展战略。“一体”是指学校教育发展的伟大事业,建设高水平大学,“两翼”是指信息化和国际化。坚决贯彻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思路,依托教育部首批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高校示范工程,坚持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七年来进行探索和实践: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首先,重塑教学理念,推进“四个转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学习型、能力型、开放型、个性化的教育支持体系,实现“四个转变”:教学方式由教学型向学习型转变,教学资源供给由学习型向学习型转变,教学空由课堂型向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变,教学评价由

二是创新教学环境,推进空之间的教学整合:提出“物理、资源、社会化”的整合理论,按照统一标准建设一批智能教室,开发部署云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一人一网空,构建网上线下沟通、课内课外活动整合、实体虚拟整合的泛在智能教学环境。

三是整合教学资源,促进多层次、多样化供给:制定三种数字课程资源:A、B、C,实现所有必修课程的在线课程,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高质量的数字课程资源,进一步扩大资源供给规模;优化普通教育、专业骨干和个性发展的比例,实现多元化供给与多元化需求的良好对接;通过自主开发的云课堂平台,支持课程资源共享,使师生一人一网空,所有资源通过统一平台开放共享。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四是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因人、因地、因势施教:提出并实施“物理空室,资源空室,社会空室”的整合教学理论,促进网下结合的混合课堂教学;减少课时,加强课堂指导和讨论,利用这种情况实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教学方法还给学生”;基于大数据,分析学习情况,跟踪学习过程,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准确定位学习困难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促进因材施教。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五是改革教学评价,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建立基于数据的综合评价体系,对教师、学生、课程和课堂进行多元化、程序化、表达化和发展性评价,实现从最终成绩评价向大数据支持的形成性评价的过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促进教师行为转变和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实时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第六,优化管理服务,推进和谐校园建设:通过基于信息门户的一站式服务、基于校园网格的一站式管理、基于学生成长档案的一表跟踪,实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跟踪服务。将一站式服务扩展到学校的移动智能校园应用。除了普通的个人电脑,还有终端上线,稳步推进“微服”;通过匹配用户身份,将最合适的服务推给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实现个性化和准确的服务。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第七,开展先进培训,提高教师能力:提出“学术性、技术性、艺术性”的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制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先进标准,开展新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培训,培养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骨干教师。每年组织20名种子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接受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整合方面的高级培训。

第八,营造教学文化,推进育人多方合作:打造“教学节”等品牌活动,营造“重教学、重创新”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向拥有的两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国家数字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的优势,促进科教结合和协同教育。

通过上述措施,全面推进了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初步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时代新型的互联、共享、独立、开放、适宜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氛围、教学文化焕然一新,成绩显著,荣获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别奖。尤其重要的是,通过持续不懈的改革,华中师范大学形成了一支具有良好信息教学能力的教学团队,拥有自主开发的云课堂平台,实现了所有必修课程上网,为应对2020年疫情提供了条件。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积极应对:应对疫情华中师范大学积极推进网络教学

COVID-19爆发后,教育部迅速部署了“停课学习”工作。2月4日,印发了《关于做好高校防疫期间网络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高校充分共享优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网络学习、网络评估等教学活动,确保防疫期间教学进度和质量。组织评选全国37个最具实力的在线课程和技术平台,率先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3万多个大型在线课程和1500多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免费提供在线学习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积极推动110多个社会和大学平台积极支持大学教学,协调电信运营商和相关企业提供网络带宽、云服务能力、免费手机流量等服务保障。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大多数高校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活动。教师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以多种方式开展网络教育。大多数学生调整心态,积极适应,接受新的学习方法,克服困难,在网上学习。截至5月初,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了网络教学工作,103万名教师开设了107万门网络课程,共计1226万门课程;共有1775万名大学生参加了在线学习,总计23亿人次。网上教学实践覆盖中国所有地区和大学,网上课程覆盖所有学科,课程类型多样。这种网络教学规模大、范围广、程度深,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创新,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丰富的内涵。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华中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地处疫区中心的大学,十分重视并主动把“停课、停课、停学”作为检验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效的“大考”。根据教育部和湖北省关于疫情期间网络教学的指导精神,制定了《华中师范大学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行动计划》。发布了《2020年春季学期推迟学生开学返校及教学工作安排》,要求各教学单位按学院和专业制定具体应急预案,覆盖每门课程、每间教室、每名师生。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基于学校早期积累的技术平台优势和教学创新的实践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冷静推进网上教学“五条路”:一是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网上教学有序开展——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采取“一主多助”的教学策略,实施“一院一策一课一案”,按照“分类教学、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组织教师开展网上教学。二是以科教协同为网络教学保驾护航——依托国家科研平台,以国家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为核心,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大数据,进行数据驱动的实时监控和分析。为在线和离线教学融合提供科学指导;第三,云课堂平台为在线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持——借助学校云课堂平台,将课堂移入网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在线教学活动,确保在线教学稳步推进;四是积累优质课程资源,满足网络教学需求——全面收集流行期间网络教学的典型案例,深度提升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共享,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五是以良好的师生信息素养确保网络教学质量——系统介绍网络教学应用指南和网络教学专项培训资源,引导教师制作网络视频和直播教学,提高网络教学质量。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自2月12日以来,全校已开展1397门课程、3492个班级的网络教学,开放率达到99.1%,有15743名学生参与学习,共计145097人次。自运行以来,所有网络教学课程和课堂教学均已正常有序,师生能够克服困难,积极参与网络教学活动,探索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第三,主动改变:疫情过后,尽一切努力为智能时代的教师教育创造新的标杆

流行期的经验和不足为流行后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借鉴。智能时代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教师的能力标准将被重新定义,教师的专业要求将全面更新。作为一所知名的师范大学,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开展师范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民教师。这是我们作为师范大学的使命,也是我们在新阶段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我认为后续行动应侧重于以下方面: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一是营造智能教育环境,促进教育场景的转变。随着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在教育领域,整合“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正在成为常态。人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之间的深层互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构建一个集在线与离线交流、课内与课外整合、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混合智能教育环境是适应后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为了跟上智能时代教育环境的发展,学校正在推进智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优化校园网,实现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和5G覆盖,网络质量大大提高;通过加强数据中心能力,建立高效、安全、灵活、敏捷的智能运维保障体系;通过未来教室的建设,我们将创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无处不在的智能教育环境。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二是建设教育大数据平台,促进智能技术的应用。学校云平台在疫情期间为支持网络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语文教师的特点。在智能时代,数据的价值非常重要。信息工作要坚持数据治理,实现数据有序流动和全球共享,加强数据驱动的教学和管理,促进学校发展。包括升级完善综合教务管理平台,加快智能教室中教室教学系统与平台的数据对接,创建“云-网-端”智能支撑环境。优化综合服务门户平台,加快交易流程信息化改造,实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政策、个性化服务。为学校教育搭建大数据平台,形成统一标准。消除学校中的信息孤岛,突破数据壁垒,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形成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的肖像。建立一个能够辅助决策的个人驾驶舱,促进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教育系的机构和制度优势,开展学科知识图谱、数据模型构建、自适应学习算法等研究。大力推广智能教学助手、智能学习伙伴、智能考试、虚拟实验、人工智能教师培训、智能客户服务、智能监管、智能校务、智能校务等智能技术的应用,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三是改善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共建共享机制。在疫情早期阶段,学校完成了800多个高质量的数字学习资源,为教师和学生开展在线教学和家庭学习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在智能时代,教育资源仍然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科院校和院系应结合教育部“双万计划”创建“五大黄金课程”(网上黄金课程、线下黄金课程、混合黄金课程、虚拟仿真黄金课程和社会实践黄金课程)。其中,打造语文教师品牌和特色的黄金课。开始建设100个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资源,重点建设30个在中国有影响力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一个由3-5门学科交叉知识课程组成的“微观专业”认证课程。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研发,重点推进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学等实验学科的实验资源建设,推进人文、教师教育、文化传播、社会经济等门类的跨学科资源整合项目。完善教育资源持续共建共享机制。协调学校人才培养的各种教育资源,建立基于学分的学习成绩积累机制,探索认证、积累和转化制度的实施,实现学校不同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之间的“纵向联系、横向交流”。创新资源服务机制。通过完善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和认证指标,引入第三方高素质力量参与数字资源开发,激活语文教师内部资源,丰富资源建设专业团队,探索适合语文教师的数字资源供应模式和服务机制。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第四,加强教育创新研究,推进教育模式改革。通过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入应用,学校需要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推进新技术支撑下的教育模式改革。其中,加强教育信息学科群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互联网+教育”学科优势,瞄准前沿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建设跨学科、跨学科团队,积极开展“新工程”人才培养和研究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各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增加科研支持。设置教育教学创新研究专题,成立跨学科的学科专家、网络教育专家和技术专家团队,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研究和实践,实现教学与科研共赢。它将成为中国特色教育科学的研究、实验和实践基地,凸显学校教育的特色,引领未来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实施“网络附加教师教育”。积极改变现有的教师培训和教师培训模式,开展网上教师培训、混合式网络培训,建设“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库”,搭建教师教育云平台,直接连接大学课堂中的中小学教室,形成适合师范学校的“新师范+教育信息化2.0”。提高学校教师教育平台的社会服务水平。回归师范,回归教师教育,加强重点名师培训,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赋权教师培训和教育干部培训的应用和整合实践。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第五,建立合作创新平台,成立人工智能教育部门。人工智能教育部的成立,是学校立足自身办学优势,适应时代发展,整合学科资源,适应国家战略需要,实现新突破的大好时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全面深化改革,迎接知识时代教育创新研究和实践的挑战。通过建立“人工智能教育部”这一重要平台,可以极大地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创造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智库研究的新高峰,实现全面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和示范的目标。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第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国务院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利用智能技术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新型教育体系。智能时代的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实现更加多样化和准确的智能学习指导和过程评价,促进人的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学校要继续深化国家特等奖成果的应用,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操作、考试评价、实验培训、绩效激励、教育管理、学校治理等方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和创新深水领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多年来学校教育中的痛苦和困难问题,全面完善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加强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引导教师积极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自觉将信息素养培训纳入职业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机制,将信息素养评价纳入教师绩效评价、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考核内容。对师范生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培养平台进行了全面改革,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技术能力,能够满足信息时代教育教学需要的高水平“数字教师”。积极开展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加强课内外一体化培训,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做好“优秀中学教师”信息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工作,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巩固学校教师教育的主导地位。

[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总之,经过疫情的洗礼和锤炼,高校教育教学不会回到疫情前的原始状态,一种新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育形式已经到来。华中师范大学要主动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信息化和教师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优势,改革创新,扎扎实实实践,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的新标杆。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后流行教育改革]夏力薪: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时代教师教育标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jy/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