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98字,读完约6分钟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途径已经拓宽。“新型农民”李志强通过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为自己开辟了增收之路。他不仅将合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项目相结合,还打造了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商标,实现了多渠道增收。

情况

我们的记者牛福莲

春节期间,由“职业农民”李志强经营的农场挤满了游客。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优雅的郁金香和五颜六色的角花正在发芽,新鲜的草莓在种植园里等待采摘,吃着有机红花椰菜长大的土鸡是这家生态餐厅的配料。这些是吸引城市居民来休闲度假的黄金招牌。

今年四十多岁的李志强是江西人。他曾是一名中学教师,但最终选择来到湖北省红安市,成为一名“职业农民”,并于2016年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十大职业农民”。就在最近,他还接到了湖北省农业厅的邀请,请他在2月9日举行的“湖北省优秀新型职业农民新年座谈会”上发言,就如何成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交换意见。从教师到农民,一路上的心路历程是什么?

一个“新型农民”的增收之路

李志强出生在江西偏远山区的农村,几代人都是农民。当他这一代有6个兄弟姐妹时,他心中最大的期望就是谁能走出大山去看看这个世界,不再是一个农民。在这种期待中,李志强通过努力考入了一所公费师范,毕业后成功地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这意味着他已经成为一个不再需要挖黄土吃饭的农民,这让他和他的家人真的“自豪”。

一个“新型农民”的增收之路

然而,在工作了几年之后,李志强深深地感到自己并不适应体制中的循序渐进的生活,这种他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日子并不能让他满意。在各方压力下,他毅然辞去工作,走上了外出工作的道路。最后,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农业上。从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鼓励政策来看,现代新农业的发展在现在和将来都是大有可为的李志强说。

一个“新型农民”的增收之路

经过多处考察,选择了距湖北省武汉市仅一小时车程、拥有丰富红色旅游和文化资源的红安县进行农业投资。2013年,在他的倡导和多方参与下,红安花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在他的规划下,该合作社转让了红安县高桥镇和米儿丝镇的1700亩荒地,并计划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项目。自那以后,李志强,谁曾期望逃离农村,已正式重新确立了作为一个新的职业农民返回。

一个“新型农民”的增收之路

这个农民不是另一个农民,而位于“新型农民”的李志强,决心走一条与他的祖先不同的道路。合作社成立后,他首先选择在云南、江苏、江西、贵州等地学习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并考察了花卉经济、民俗管理等相关休闲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项目,结合红安革命老区的红色经济优势,规划创意农业,力求打造“文化+服务+农产品”三位一体的产业化模式,使合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项目完美匹配。

一个“新型农民”的增收之路

例如,红安有“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美誉,合作生态餐厅牢牢把握红色文化亮点,推出了红军菜、主席菜、长征餐、胜利宴、会议宴等红色文化菜单和宴会。这样,销售文化和销售产品紧密结合在一起;合作社还有红军赛马场和其他项目供游客体验。2016年,这两项收入总计约510万元。同时,它以采摘、加工、品尝为休闲农业项目,在花海下劳动体验、观光游览,传承了红安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让年轻人和城市人永远铭记思乡之情,仅此项每年的门票收入就超过300万元。

一个“新型农民”的增收之路

除了销售文化和服务,我们还必须销售农产品。目前,李志强合作社已注册了农产品品牌商标,开发了一系列蔬菜和杂粮,如虫菜、时令蔬菜、甜玉米、糙米、生态米、荷花、红皮花生、时令蔬菜等;成功饲养了荷花鸭、“飞天”鸡和红安本地猪等畜禽;种植杨梅和草莓;并生产杨梅果酒、草莓果酒、纯刺槐蜜、红安熏肉、土鸡蛋等一系列土特产,出口到温州、武汉、浙江广州等10多个大中城市,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

一个“新型农民”的增收之路

李志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截至2016年12月,他的合作社已建成草莓园、荷花园、葡萄园、杨梅园、苗圃基地、桃园、薰衣草园(花园)、儿童公园、生态餐厅、农村文化园、农产品展区、停车场等12个休闲农业项目,基本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三产业融合产业格局。

这笔账算出来了,李志强笑着说,哪个新型农民不想这样?

在探索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民李志强没有忘记带更多的农民兄弟去致富。

一是通过土地出让,2013年红安县高桥镇和米儿丝镇以每亩350元的价格出让荒地1700亩,用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被转移到土地上的农民既可以从转让费中获得收入,也可以从项目工作中获得收入。每年有40多名农民工被固定在该项目中,他们可以获得120万元的工作收入;同时,每年大约有10,000名临时工,工人可以得到大约700,000元的工资。在被转移到土地后,农民也可以出去工作或做生意,永远不会拖慢他们在家为几亩薄地赚钱的机会。被转让土地的农民,不用担心干旱和洪水、市场交易等风险。1亩土地的出让金收入加上国家直接补贴收入(平均每亩150元)也在500元左右,这在农民中很受欢迎。

一个“新型农民”的增收之路

还有“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李志强说,他的公司负责根据订单购买农民的农产品。原则是根据市场价格接受和拒绝;合作社负责组织成员按照统一种植规划、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标准化生产,做好农产品种植工作;农民负责根据订单合同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种植。例如,合作社从浙江温州引进杨梅树,发展杨梅果酒的酿造。一亩7年生杨梅树可以创造6万多元的经济收入,带动当地农民种植500多亩杨梅树;它还带动当地种植草莓、藕、全谷物和其他地区达到3000多亩。

一个“新型农民”的增收之路

此外,以土地为股票价格,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将农民利益与龙头企业利益紧密结合,实现“花园变公园、农场变市场、黄土变黄金、农民变投资者”的美好愿景,也是李志强一直在思考的合作模式。目前,根据这一模式,已投资入股的土地已达200多亩。他说,这一机制今后将逐步完善和复制。

”地球的手,粗糙的皮肤,指尖上有几条裂缝,数着劳动的果实,露出简单的微笑...新年到了!”在李志强的朋友圈里,当地农民带着灿烂的笑容从他的职业农民“领袖”手里接过一摞摞钞票。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一个“新型农民”的增收之路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