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4字,读完约3分钟

粤港澳大湾区是目前和未来中国最开放、最国际化、最市场化的地区。在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实现统筹发展,走上新的发展阶段?近日,2018年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和2018年“一带一路”金融投资论坛在广州举行。在以“一带一路与区域互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主题的讨论中,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突破机制,实现互联互通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主任王富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平台代表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由两个自由贸易港、两个自由贸易区、两个特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重点是国内高端发展因素。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政策重点应集中在如何实现粤港澳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互联互通上,同时也要注重标准对接、资格互认、民生对接和税制改革。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

“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创造一种新的机制。要保持港澳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创新港澳的造血功能。这必须依靠开放的发展空的房间,无论是物理或增长空的房间。”他建议,香港和澳门应更好地融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链,通过产业链整合,促进互联互通,打造优质生活圈。

王富强还表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六大重点任务之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潜力。下一步,国家将特别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重点培育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等重点平台,使人才流动更加便捷自由。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勇军教授指出,政府在规划粤港澳大湾地区建设时,应该为市场留出足够的空空间。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产业的流动应该由市场决定。在“一国两制”的模式下,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的经济共同繁荣是大湾区的基本职能。通过市场对接促进海湾地区的发展,也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级海湾地区发展的主要模式。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应脱离这种发展模式。当然,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和发展有赖于创新和发展。创新是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发展是大湾区发展的动能。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

陈勇军进一步指出,中国的三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是互补合作的,三者不应相互视为竞争对手。三大经济区的互补合作将有助于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平衡发展。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陆思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整合与发展发表了看法。陆思成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集,但自然资源稀缺,人均生物承载力低。与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相比,实现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相反,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后发优势。让我们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设计一个集经济发展、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于一体的规划,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

自1992年以来,联合国达成了一个重要共识:环境保护和经济是绿色的金山。生态系统的保护对社会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提供了环境保护的功能,而且是我们社会生产的基础和各种再生产条件的保证。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