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2字,读完约4分钟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黄宏最近指出,为了在新时代有所作为,银行业和保险业必须承担新的使命,其中之一就是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积极服务提供者。黄宏表示,要以服务于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变化、效率变化和动力变化,提高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需继续强化供给

保险业已经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2017年,农业保险为2.13亿户家庭提供了2.79万亿元的风险保障,赔付334.49亿元,惠及4737.14万贫困家庭和受灾农民;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为16000多家企业提供306亿元的风险保障;个人健康保险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在全国推广;新的大病保险计划覆盖10亿城乡居民。然而,为了肩负起新时代的新使命,保险业需要进一步推进保险供给方的改革,增强保险业为现代经济体系服务的能力,这也是保险业的应有之义。

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需继续强化供给

首先,保险业要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在不断探索中,在农业、养老和健康领域推出更优质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更严密的风险保障网络。例如,中国的农业保险有很大的潜力可以进一步挖掘。目前,我国种植保险的风险保护主要基于直接物化成本,保护金额较低。以大米为例,风险保护水平仅占生产成本的20%左右。然而,在农业保险相对发达的美国,农业保险基本上是收入保证,保证水平通常可以完全覆盖生产成本。随着农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保险业应在现有做法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收入保险试点项目,为农业参与者提供更高水平的风险保障。同时,保险业需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尽可能将更多的地方农业品种纳入保险覆盖范围。

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需继续强化供给

从目前来看,保险业在增强信用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为解决小微企业、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融资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过程中,保险业需要以更大的努力参与普惠金融的发展,解决小微企业、“三农”、扶贫等重点领域的融资问题。以新材料行业为例,据统计,国内80%以上的新材料企业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信用等级低、抵押资产少,很难从银行机构获得贷款。他们主要依靠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来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但他们往往难以满足扩大再生产和R&D创新的需要。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普遍较低,它们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时往往需要承担许多额外的融资成本。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五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保险业应继续发挥自身在融资和信用增级方面的作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降低企业成本。

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需继续强化供给

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也对行业背后的配套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久前发生的“中兴事件”,使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中国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中国制造业发展势在必行。制造业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其背后的配套服务体系,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中国保险业先后实施了首个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赔偿机制和首个新材料保险赔偿机制。2017年,首个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为731个项目提供1359亿元风险保障,首个关键新材料保险补偿机制试点为279家企业提供87.6亿元风险保障,科技保险为科技创新提供1.2万亿元风险保障。在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保险业应该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需继续强化供给

新时代赋予保险业新的使命,新的行动要求保险业承担新的责任。保险业需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水平,为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需继续强化供给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