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07字,读完约8分钟

对于许多在大城市努力工作的人来说,为了获得归属感,他们应该大致满足两个“硬性要求”:

一是要有套房,即“安顿下来”。毕竟,许多人认为租房子是“躲在篱笆下”和“抬头挺胸”。只有不断生产,才能有毅力。

第二是要有一个账户,即“安顿下来”。如果没有当地的户籍,即使有了房子,“外国人”的标签仍然挥之不去,更不用说孩子将来如何上学,这也是一个难题。

每一个小编辑都注意到,2016年发布的《社会制度蓝皮书:中国社会制度改革第四号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特大城市,移民相对集中,面临的人口压力最大,户籍条件最苛刻,成为最难落户的城市。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些一线城市已经显示出“放手”的迹象: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了引进人才管理试点办法,建立了引进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支持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人才,增加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服务、文化创意、体育、金融、高技能等项目。人才引进力度大,其中高薪科技创新人才可以申请落户;

去年年底,广州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计划在五年内投资约15亿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子女入学、创新创业、补贴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去年,深圳将落户门槛降低至大学学历,并给予高层次人才激励和补贴;

上海在此前公布的“30”人才政策的基础上,于3月26日发布了《加快实施上海人才高峰工程行动计划》!

上海推出人才高峰工程行动计划

26日下午,上海召开了一次专门的“会议”。

据上官透露,这是上海人才工作会议首次在历史上举行。上一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于2010年召开。

你为什么要召开一个“会议”?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解释说,会议开幕时要研究“大事”,会后要有“大影响”,要用“大力气”来推动。归根结底,大会的召开应该向全社会和国内外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

什么信号?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人才,尤其是优秀人才”,上海应该“从世界各地聚集人才并加以利用”!

在这次会议上,上海市颁布了《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计划》。据上海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才高峰工程行动计划坚持五项原则:

一是坚持“国家战略,重点领域”,这是人才高峰建设的起点;

二是坚持“深化改革、制度创新”,这是人才高峰建设的重点;

三是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这是人才高峰建设的重点;

第四,坚持“量身定做,一人一策”,这是人才高峰建设的核心做法;

第五,坚持“突出重点,分步推进”,这是人才高峰建设的实施步骤。

上海将把重点放在哪些领域来创造人才高峰?该计划很明确,将重点关注城市具有基础、优势和突破的关键领域。主要有13个领域,包括:

宇宙起源与天体观测、光子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集成电路与计算科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导航/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量子科学、高端设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大数据。

“取得国内外同行认可的突出成绩,一般在国内前5名或世界前20名,或年轻、活跃在创新创业的第一线,有潜力成长为世界级的巅峰人才。”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上海支持的顶尖人才的核心要求。

当你成为上海的顶尖人才时,你会享受到什么好处?

在社会保障方面,方案设计从建立住房保障、实施绿色结算渠道、优先申请中国国籍和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提高养老医疗保险待遇、开辟绿色外汇结算渠道、完善交通保障机制、保障配偶和子女相关待遇等七个方面提供了系统保障,以缓解人才高峰及其团队的后顾之忧。这些政策包括:

“采取住房补贴、房租补贴、人才公寓等多种形式,系统解决在上海工作期间的长期稳定生活需求”;

“高峰人才及其家属、核心团队成员及其家属可以直接在本市申请户籍”;

“优先推荐拔尖人才及其直系亲属、核心团队成员及其直系亲属申请加入,恢复中国国籍,为外国人办理永久居留许可”;

“允许高峰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成员使用支持基金购买商业养老和商业医疗保险”;

“允许顶尖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成员将上海的工资收入、成果转化收入等合法收入汇至海外”。

各小编辑了解到,2015年7月,上海市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被称为“20人才”。一年后,上海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在“20人”的基础上提升了“30人”,形成了人才改革的“四梁八柱”。通过各方的努力,这些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人才集聚效应明显。

又一个一线城市加入抢人大战!13个领域的人才有福了

据Yangguang.com消息,据统计,仅去年一年,上海就引进了近6.2万名国内人才;两年来,上海引进了国内75000多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包括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风险投资管理与运营人才、企业高级管理与科技技能人才、企业家等五大类近9000名重点人才。此外,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人才有21.5万人,占全国的23.7%,居全国首位。

又一个一线城市加入抢人大战!13个领域的人才有福了

引进人才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工作重点

曾经,当一个城市想要发展时,人们认为最重要的工作是引进企业,因为企业的存在可以提供就业、gdp数据和纳税。

如今,人才引进被各大城市推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继3月23日南京出台1000元补贴外国大学生赴南京面试后,Xi新安出台了一项新的落户政策:从现在起,大学生只能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在Xi安网上落户,该政策对全国开放。

南京、武汉、成都、Xi、西安、杭州等二线城市在新一线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18年春季白领跳槽指数调查报告》显示,成都、杭州、武汉等一线新城市率先超越“北至广州、深圳”,成为白领跳槽的首选。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

根据武汉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在汉就读的大学生人数为30.1万人,是2016年的3.1倍;有142,000名大学生定居汉芯,是2016年的9.6倍。截至2017年底,武汉市登记总人口为853.65万人。与2016年登记的8,338,400人相比,这一数字增加了近200,000人,是前几年最高的。

根据成都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与2016年相比,2017年成都市常住人口增加127,100人,同比增长0.79%;注册人口增加36.4万人,同比增长2.6%。如果将一线城市也纳入比较范围,2017年成都新增36.4万户籍人口将在中国排名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根据长沙市和Xi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长沙市登记人口增加了27.3万人,Xi增加了25.7万人。

在CBN看来,无论是超大城市、其他一线城市还是热点二线城市,我们都应该对人才采取包容的态度。以户籍制度为例,作为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虽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对定居的限制应该逐步放宽。越来越多的大城市正在开放这一点,将来没有人应该是“特例”。

这也符合今年3月中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任务的通知》,该通知要求今年全面放宽城镇落户条件,2018年城镇落户人数达到1300万。其中,中小城镇应全面放开定居限制;大城市应降低定居门槛,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应区分市区、新区和所辖市县,并制定有区别的定居条件;同时,探索出租住房常住人口落户城镇的公共账户。换句话说,有必要通过差别化政策促进大城市的完全自由化和定居。

又一个一线城市加入抢人大战!13个领域的人才有福了

可以说,在竞争人才发展的新阶段,任何一个包容的人都有可能赢得第一次机会,而自满的人则有可能落在后面。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又一个一线城市加入抢人大战!13个领域的人才有福了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6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