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15字,读完约7分钟

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步伐戛然而止!

1月10日,人民币中间价大幅下调239个基点,据报道,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6.5207。连续两天,人民币迅速贬值0.5%,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回到6.52左右。

此前,有消息称,央行最近通知中间价报价银行暂停反周期因素,引发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央行还对“人民币中间价反周期因素调整”做出了回应。不过,关心《证券时报》的朋友们应该看到,早在1月3日,《证券时报》头版就发表了署名评论,“不要让人民币升值预期过度膨胀”,呼吁人民币不要再升值。

这篇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后,评论如潮水般涌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50的重要性!恢复折旧方向的正常灵活性势在必行。尤其是“反周期因素”的每一次变化都引发了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调整。

如果这一贬值成为现实,它会不会重蹈2015年汇率改革中上一次贬值时损失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覆辙?显然不是,因为资本项目的控制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在对外投资真实性评估的要求下,外汇流出规模已经完全可控。更重要的是,通过强化人民币贬值的态度,更容易赢得中美贸易谈判的主动权。

什么是反周期监管者

根据人民币交易商协会公布的最新人民币报价中间价公式:

新中间价公式:中间价变动=前一交易日每日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反周期因素(反周期因素公式未知,不能直接计算)

反周期因素本身是一个公式,其中包含一些因素。然而,市场并不清楚这些因素具体指的是哪些指标,只有报价银行知道。因此,反周期因素不能直接计算。

让我们看看央行的最新反应。中间价报价模型中计算“反周期因素”的“反周期系数”由各报价银行设定。根据宏观经济和外汇市场的顺周期程度等基本面变化,各报价银行将根据内部报价模型调整过程决定是否调整“逆周期系数”。

这句话怎么理解?央行意味着反周期因素是由每个报价银行设定的。然而,在媒体披露的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中,对逆周期因素参数的调整没有反应。

在去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中,央行强调“所有参与计算‘反周期因素’的数据要么取自市场公开信息,要么由报价银行自行决定,不受第三方干预。”然而,央行在设定中间价方面仍有空的自由裁量权:央行在对14家报价银行的报价进行加权平均后,获得每日中间价,而相应的权重市场并不知晓。报价者将根据最终公布的中间价“自主”调整其反周期因素,因此在设定反周期因素时仍有央行干预的影子。

每次逆周期因子变化 都引发人民币汇率大波动

显然,央行干预参数非常重要。当然,如果参数为零,调整就相当于没有反周期调整。如果参数很大,反周期因子的力量就很大。

去年5月,在央行引入反周期因素调整后,人民币贬值趋势和市场参与者的贬值预期明显逆转。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5月初的6.9左右开始,并加速升值。从2017年5月26日至9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的在岸和离岸汇率已升值近4000个基点。人民币汇率指数也停止下跌并出现反弹。截至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约为6.5。根据官方标准,市场对美元汇率上升了6.72%,中央平价上升了6.16%。

每次逆周期因子变化 都引发人民币汇率大波动

反周期因素是阻止市场看牌

引入反周期因素的过程是花费1万亿美元的结果。

从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中国外汇储备从39,932亿美元下降至29,982亿美元,降幅为25%。在过去的两年半里,外汇储备减少了1万亿美元。

著名经济学家余永定:

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央行消耗了大量弹药。1万亿美元的概念是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源总额为6600亿英镑,亚洲金融危机中所有国家使用的外汇储备为3500亿英镑。

在外汇市场上,中央银行最初是一个银行家,外汇市场上有多头和空头。双方都玩了一个游戏,银行家收集了钱。当前的干预政策使得央行成为外汇市场上唯一的多头头寸,而整个市场都是空的头。冒着外汇损失的风险对抗市场也是不明智的。“在敌人还很远的时候,没有必要消耗太多的弹药。当敌人在门口,它会耗尽食物。”

每次逆周期因子变化 都引发人民币汇率大波动

2015年,为了让人民币更快地加入特别提款权,央行曾在“8·11”汇率改革初期放弃汇率中间价管理,使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与前一天的收盘价“吻合”,相当于实现了人民币汇率的自由浮动。然而,自那以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短时间内大幅贬值,外汇储备迅速下降。

在外汇储备大幅下降的压力下,央行从2016年开始调整人民币中间价的定价模式。当做市商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报价时,参考目标变成“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动”。

然而,顺周期情绪仍然影响着汇率市场。2017年前五个月,当美元在国际市场贬值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非常缓慢,升值幅度在2%-3%之间。然而,人民币汇率指数仍然下跌,从最高值95.25跌至92.26。

最后,央行在5月26日引入反周期因素,对冲市场情绪放大的单边市场预期,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形成机制将变为“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反周期因素”。

对汇率的担忧不是汇率本身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在短期内不是问题,贬值仍然可以严格控制。毕竟,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已经减弱,汇率仍远未实现自由浮动,外汇管制趋于严格,这使得控制汇率变得更加容易。

经过2017年的反周期因素后,人民币汇率上升,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左右,可见海外投资的收缩。汇率和资本控制不是问题。但从中期和长期来看,“内心的痛苦不在角落里,而在小小的墙壁里。”对汇率的担忧在于中国的资产价格,而不是汇率本身。对资产泡沫的担忧将增加资本外流的压力。

从贸易形势来看,预计美国今年将再次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而中国可能继续位居第二。

人民币汇率与出口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增长,而人民币升值会抑制出口增长。据统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比出口增长率高出6 ~ 10个月。如果这种关系持续下去,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很有可能下降,2017年经济增长主要由外部需求支撑。一旦出口放缓,将不可避免地挤压国内经济增长率。

从资产价格的角度来看,汇率和资产价格是一个跷跷板,汇率处于压力之下。最后要做的是刺激资产价格。当资产价格上涨时,会给汇率带来更大的压力。

国内居民近80%的财富集中在住房上。在2016年和2017年房地产市场价格飙升后,资本外逃的动机更加强烈。原来一套套房只能兑换50万美元,现在可以兑换100万美元,这直接导致外汇相对于人民币减少了一半。此外,房地产市场不仅是一个蓄水池,还能产生更多货币。从这个角度来看,中长期内很难放松外汇管制。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每次逆周期因子变化 都引发人民币汇率大波动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