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6字,读完约3分钟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

中国将全面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

“为什么中国玉米和大豆的生产成本几乎是美国的两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劳动力成本高。”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农业投入产业形势分析会上,农业部农业机械化司司长李卫国表示,除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外,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农机产品补贴试点,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

“目前,小麦生产全过程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玉米种植和收获的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80%,棉花、油料、食糖等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机械化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截至去年,中国有150个县率先基本实现了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李卫国说。

在中央政府连续十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据统计,目前中国农业机械总功率接近10亿千瓦,比2012年高23%左右。农业机械设备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性能、大马力和多功能作业机械的拥有量持续增加。

同时,农业机械的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范围从耕作和收获扩大到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的全过程,从种植扩大到水产养殖、农产品粗加工(000061)等。2017年,中国农业耕作和收获综合管理率达到66%以上。

然而,与发达国家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平衡和不足仍然相当突出。“三高三低”和“三多三少”现象尤为突出:从农作物来看,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综合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而棉花、油料和糖料经济作物的综合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从产业来看,种植业的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而水产养殖业和一些特殊行业的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

我国将推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三多三少”主要表现在小马力、多低端机械、少高马力和高质量机械;单向农机作业较为广泛,但精细复合作业较少;有许多小规模的自耕农,大规模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一般是不够的。

李卫国认为,农业机械设备有效供给不足、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不完善、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适应滞后等不足制约了农业发展。“下一步重点是深化农业供给体制改革,特别是提高产品和技术的有效供给。”

“首先,我们必须加快农业机械产品的R&D和制造水平,突破关键零部件和关键瓶颈,重点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的无机可利用性问题。”李卫国说。此外,要改革和整顿土地,不断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的环境条件。

“另一个重点是着力推进农机服务模式和形式创新,积极培育专业化、集成化农机服务,探索和完善跨区域作业、订单作业、农业生产托管、“互联网+农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作”等农机服务新模式和新形式。”李卫国说。(记者谷阳)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方圆珍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我国将推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