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3字,读完约5分钟

湖北日报(记者张、通讯员杜玉婷)5月27日下午,第102次新闻发布会在湖北省COVID-19市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举行,介绍了抗击疫情后恢复民生、维护经济发展的情况。

宜昌市副市长张凤岐介绍,3月下旬以来,宜昌市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工作和生产有序恢复,业务和市场恢复速度逐步加快,经济周期平稳,市场潜力正在释放。截至5月26日,全市连续89天无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报告,企业整体复工率分别达到99%和99.7%,经济社会发展秩序迅速恢复。

宜昌市密切关注国家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的窗口时期,抢占了一批高质量的发展重点项目。据介绍,长江高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宜昌城市轨道交通、三峡工程转坝油气管道联运转运系统等29个重大项目开始申请中央政府专项支持,力争纳入国家重点支持范畴。此外,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全市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和新预算投资,共申请1045项,资金381.7亿元。

长江沿线的伊人铁路、宜昌城市铁路等重大专项开始申报国家支持

全市规划190个新的工业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250.9亿元,59个新的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92.9亿元。六条跨河通道被纳入国家计划,其中四条“将在2025年前推广实施”。

宜昌市千方百计扩大社会投资,继续开展“集中建设+集中签约”活动,累计投资448亿元,启动51个重大工业项目。为克服疫情障碍,网上集中签约5次,三峡集团、葛洲坝集团、中铁集团、CSIC、中国燃气集团等多个项目落户宜昌。截至4月30日,宜昌市已启动和恢复5000万元以上项目1078个,启动和恢复1亿元以上项目690个。从1月到4月,与第一季度相比,投资增长了7个百分点。

长江沿线的伊人铁路、宜昌城市铁路等重大专项开始申报国家支持

投资增长的复苏离不开多管齐下的救助和输血。在国家和我省90项稳定政策的基础上,宜昌市出台了“25条”等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恢复生产的政策。只有减免社会保障费、降低费率、承认“单一基数”等惠及企业的政策,才使17000家企业的负担减轻了10.77亿元。

“成千上万的干部进入成千上万的企业”来改善商业环境。宜昌市现有工业企业1427家,服务业企业1515家,农业企业435家,均设有专门服务机构,实行库存管理。今年以来,共解决了1555个企业问题。

针对疫情给企业造成的财务困难,宜昌设立了“企业小屋”,指定主办银行进行“综合咨询”,并制定了“一企一策”的救助计划。多渠道帮助企业实现贷款展期58.36亿元,贷款展期82.75亿元,延期还本付息265.71亿元,延期政策执行率达到99.7%。新增贷款550.3亿元,贷款329.7亿元,表外融资167.41亿元。

相关报告

宜昌保证武汉三分之二的N95口罩

《湖北日报》(记者张、通讯员杜玉亭)宜昌市作为我省的一个重要化工镇,自疫情爆发以来,从保护口罩和氧气,到春耕农资,再到销售民生物资,都在千方百计保证各种物资的供应。

宜昌市发改委主任郭康新介绍说,要优先保证防疫物资的供应,首批启动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恢复生产,奥美、华强科技等36家医用物资生产企业要有专人保障,确保武汉近三分之二的N95口罩需求和全省一半的医用氧气需求。

本市安排粮油、食品加工、肉类加工等企业恢复生产,保障民生需要。为服务我国农业春耕的大局,全市6家重点磷肥生产企业供应磷肥30多万吨。

截至4月30日,宜昌工业经济已基本恢复到同等水平,126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22.8万人在岗。加快恢复商贸企业,突出保障民生供应,协调160多家连锁店,确保生活必需品全价,投放13.2万公斤市级储备猪肉。

东西方劳动力对接

宜昌53.22万人重返工作岗位

湖北日报(记者张,通讯员杜玉婷)保住了就业底线,耗尽了民生保障的“加速度”。宜昌市共有532,200人返回工作岗位,占春节前返乡人数的96%。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向君表示,自4月份以来,宜昌市就业形势出现强劲反弹,形势基本稳定。到目前为止,城镇新增33000个就业岗位;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同比持平。

“推进东西部劳动力对接合作,促进宜昌劳动力就业多渠道转移,有序推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据报道,该市已与福建等7个省市县达成劳动合作协议。共发放了513批工人包车和4辆动车专列,51700人实现了“点对点、一站式”运输。

据统计,1-4月,宜昌市共为97.5万人缴纳养老保险金42.44亿元,采取扩大临时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标准等多项措施,保障了20万人的基本生活,建成了基本生活保障线。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长江沿线的伊人铁路、宜昌城市铁路等重大专项开始申报国家支持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