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74字,读完约6分钟

经济观察人士朱/温2017年以来,中国贸易出现明显复苏。从1月到4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8.1%,进口同比增长20.8%,结束了2015年和2016年的负增长。

本轮贸易复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进口复苏好于出口,其直接后果是贸易顺差收窄。1-4月,贸易顺差1033亿美元,低于2015年和2016年同期;2月份,贸易逆差为93亿美元,最近一次贸易逆差出现在2014年2月。

贸易顺差的收窄和逆差的再现再次引起了市场的担忧。首先,贸易顺差收窄表明中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正在下降;第二,贸易顺差收窄不利于支撑汇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贸易复苏和顺差收窄?

首先,应该指出,顺差本身只是贸易的结果,而不是贸易的目的。单纯追求盈余的重商主义早已被时代潮流所淘汰。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仅要关注进出口本身,还要关注进出口对其他相关行业的间接带动作用。因为贸易的增长不仅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还会影响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从而间接刺激经济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贸易规模的扩大比顺差更有意义。

首席观点:如何看待近期进口增长快于出口

其次,就人民币汇率而言,尽管中国的外汇储备已从高点大幅下降,但就支付进口或偿还短期外债而言,大约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仍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因此,汇率仍然有足够的支撑。此外,盈余只是汇率的支撑因素之一,而汇率更依赖于基本面的稳定。从近期数据来看,银行结算和销售数据的明显改善表明,在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明显回升的背景下,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减弱。在2017年美元可能继续疲软的背景下,没有必要对人民币汇率过于担忧。

首席观点:如何看待近期进口增长快于出口

第三,从出口竞争力的角度,笔者估计2016年中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为13.86,低于2015年的14.99,但也是过去几年的第二高点;据世贸组织统计,2016年中国商品出口占世界的13.15%,低于2015年13.79%的峰值,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从世界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出口份额来看,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有所下降,但近年来仍处于较高水平。

首席观点:如何看待近期进口增长快于出口

此外,2月份的贸易逆差本身也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进出口形势,一个月内出现了七次贸易逆差,即2010年3月、2011年2月和3月、2012年2月、2013年3月、2014年2月和2017年2月。这和春节有关。

事实上,尽管当前的贸易复苏导致短期顺差收窄,但这一现象对中长期经济增长的意义值得更多关注。

对于经济增长,短期取决于需求方的变化,而中长期增长路径取决于供给方因素。从需求方面来看,出口是外部需求的体现,所谓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早已众所周知。然而,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需求方,也在于供应方。从供给方面来看,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存量、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贸易在积累资本存量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发挥着明显的作用。

首席观点:如何看待近期进口增长快于出口

在出口导向模式下,在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剩余增长意味着需求的扩大,对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升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或者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时,单纯的剩余增长会导致资本积累而不形成资本(资本积累是广义的储蓄,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扣除消费后的余额,是资本的来源。只有当储蓄转化为投资并形成某种形式的资本,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相应扩大时,它才会产生资本形成的状态,从而对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产生负面影响。这时,进口的扩大(顺差的缩小)一方面将有助于加速国内资本的形成,另一方面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首席观点:如何看待近期进口增长快于出口

基于pennworldtable (pwt)的数据,我们对15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即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4万美元并进入中上收入水平时,出口开始对国内资本形成、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提升产生负面影响。此时,增加进口将有助于国内资本的形成,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再次提升;随着人均国民收入增加到600万美元,出口对国内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将在接近高收入时再次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国内资本形成和人均收入与盈余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换句话说,缩小贸易顺差可能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必要阶段。

首席观点:如何看待近期进口增长快于出口

根据世界银行图表集方法的数据,2007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2480美元,2008年为3050美元,即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大致处于上述第一个转折点。

从这个角度看,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仅在于外部需求的萎缩,还在于中长期经济增长路径的改变。4万亿投资带动国内经济增长,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虽然国内经济增长率暂时保持不变,但却导致资本形成放缓,无效投资进一步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上述因素的消失加上人口红利,最终导致近年来中国潜在增长率明显下降,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心逐渐下移。这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呈下降趋势的根本原因。

首席观点:如何看待近期进口增长快于出口

从进口结构看,近年来资本货物进口比重明显上升。根据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2016年,bec分类的资本货物及其配件(不包括乘用车)在中国进口中的比例上升至42.7%,为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因此,最近的贸易复苏不仅表现为进口增长快于出口,而且表现为资本货物进口比例增加,后一点值得更多关注。

从需求方面看,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险上升的背景下,这是一种在保持外贸增长的同时,通过积极减少贸易顺差来维持外部需求的方式。如前所述,考虑到贸易对消费和投资的拉动作用,贸易规模的增长比顺差更有意义。

从供给方面来看,在中国当前的产业升级过程中,资本品进口比重的增加和伴随而来的技术引进意味着进口成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媒介,这可以充分发挥进口在支持投资和资本形成中的作用,有助于增加国内资本存量,同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转型升级,提高潜在增长率。从而重建中长期经济增长道路。

(作者是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首席观点:如何看待近期进口增长快于出口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