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5字,读完约3分钟

《楚天都市报》记者王荣海通讯员刘璐

对于无家可归或生病的人来说,回家是他们最大的期望。回家的路很长,有些人已经等了很多年了。6月19日,中国第八届全国救助管理和护理机构开放日,200多名市民分别走进武汉救助管理站总站、武昌汉口分局和忻州区社会福利院护理中心。在疫情期间,武汉救援管理站帮助了160多名离家多年的贫困人群踏上了回家的路。

流浪了16年的爸爸和他的亲人团聚了

4月8日在武汉“启封”后,武汉救援管理站率先对那些无法从该市所有临时安置点撤离的人员进行善后处理。几乎所有这些人都无法核实自己的身份,也没有行动能力,潘爸爸就是其中之一。

协助潘爸爸寻找亲人的武汉救助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潘爸爸失踪后,多年来一直在外地流浪,头发花白,记忆模糊,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姓。许多人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你多大了?”“你住在哪里?”他茫然地摇摇头。直到警察用人脸识别技术查询他的姓潘,户口在武汉。4月16日,潘爸爸被送到武汉的一个安置点,但工作人员发现他在户籍上登记了“死亡”。

武汉救援站与警方合作,利用人脸识别等技术验证身份。160多名迷路的人回家与

根据户籍信息,救援站工作人员联系了潘爸爸户籍所在社区,确认有此人,但他属于“空户籍”,没有地址信息。工作人员联系了潘爸爸的亲戚一次又一次。

5月3日,潘爸爸被带到武汉救援管理站。看到妹妹从青山区开车来接他,他又惊又喜。这位黑发中年妇女曾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她哽咽着说,“你已经失踪16年了,我们都以为你已经死了……”潘爸爸看着他多年不见的妹妹和侄女,她的眼睛突然哭了起来。

有500多名迷路的人盼望着回家

56岁的残疾老人熊只记得上坝河的名字。带着试一试的想法,救援站的工作人员护送他到黄冈市上坝河镇附近进行搜索。他凭记忆找到了熊家坳村,村党委书记一眼就认出了他。由于家里没有亲戚,局里积极为熊办理五保户手续。

疫情期间,为了帮助失踪人员回家,武汉救助站与公安部门对接,综合运用人脸识别、口音识别、户籍查询、电话核实等手段开展细致调查,帮助160多名离家多年的遇险人员与家人团聚。

目前,武汉救助站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有500多人,其中90%以上为聋哑人、精神病患者或自小无家可归者,因此很难找到亲人,他们的共同期望是回家。

今年约20岁的何·李曼从小就与亲戚失散了。她在救援站住了六年。她最大的愿望是回家看看她的亲戚长什么样。

李娅,一个55岁的女人,从小就一直在流浪。她没有申请身份证,只能到处做“黑工”,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在疫情期间进入武汉救助站。每当被问到她的亲戚时,她总是微笑着说:“是的,非常感谢。”

武汉救援管理站站长林小群表示,今年的“开放日”是希望公众能更好地理解和积极参与救援和寻亲工作,帮助更多滞留在站内的人回家。他建议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也可以登录国家帮助和寻找亲人网络寻找亲人。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武汉救援站与警方合作,利用人脸识别等技术验证身份。160多名迷路的人回家与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