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8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重庆4月18日电:重庆的“磨帮”转型

新华社记者李建昌、韩震、何宗熙

王良是重庆北碚区一家科研机构的“白领”。由于工作场所的公共交通不便,他成了力帆“熊猫车”的忠实“粉丝”,上班时开熊猫,下班后坐熊猫回来。“这款新能源汽车不仅环保,而且价格便宜,深受年轻人的欢迎。”王良说。

“熊猫车”只是重庆“磨房”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重庆摩托车企业以力帆、宗申、龙鑫等为代表。扩大了业务范围,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到高端制造业的“蝴蝶变化”(Aiji、净值、信息)。

说到重庆磨帮,人们自然会想起它的辉煌历史:它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多年来在中国摩托车和发动机的生产和销售中获得“双冠王”,支撑着当时重庆一半的工业和进出口。

然而,随着国内和国际市场消费的升级,全球摩托车市场正在逐渐衰退。2016年,中国摩托车行业生产销售1682.08万辆和1680.03万辆,分别下降10.68%和10.75%。

工业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利用这一趋势。早在市场如火如荼的时候,重庆的“磨房”就显示出了它的神奇力量,并提前规划了改造和发展。

2006年初,力帆的第一辆自有品牌汽车上市,吹响了从“两轮”走向“四轮”的号角。如今,力帆汽车已经出口到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俄罗斯、埃塞俄比亚、伊朗、乌拉圭等国家设有工厂;力帆新能源汽车(爱吉,净值,信息)是第一个利用电力交换模式探索电动汽车发展新途径的企业;“熊猫汽车”上线后,迅速成为行业领导者。

重庆“摩帮”转型记

2014年,重庆龙鑫考虑“刚性需求、成熟技术、嫁接现有资源”三个维度,计划将传统摩托车升级为大排量高档摩托车。同时,先后参与山东力奇拓展四轮电动汽车市场,成立珠海龙华直升机科技有限公司合资进入无人机行业。

另一家摩托车公司宗申集团也通过不断探索找到了自己的“蓝海”。2015年5月,中国航天空空气动力学研究所的“彩虹3号”无人机成功测试,该无人机搭载了宗申公司开发的TD0发动机;同年6月,宗申成功收购加拿大航空公司空巨港航空公司空,并在通用航空空水上飞机领域做出巨大努力。

不仅是重庆磨帮的龙头企业在新兴领域独领风骚,重庆磨帮的二、三级企业也在相关细分领域苦苦挣扎。

今年年初,小康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重庆金康成为中国第八家获得新能源汽车牌照的企业;印相集团和北汽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目前正在建设年产55万辆汽车的工业基地,并启动了新能源汽车电池、驱动电机和汽车电子控制项目...

从传统的“磨帮”巨头到新兴市场的“新贵”,重庆“磨帮”在短短10年间已经成为重庆乃至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景观(Aiji、净值、信息)。从表面上看,它似乎一帆风顺,但实际上它经历了艰辛。

以重庆力帆为例,“熊猫汽车”中使用的新能源汽车采用了变电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大规模推广的难度可想而知。我们必须建立整个产业链,从产品制造、基础设施、系统开发、商业运营到金融服务,每个环节都必须改进。”力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唐晓东说。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熊猫汽车”已经在中国的八个城市推广开来,仅重庆的市场就有3000多辆。到2020年,“熊猫汽车”计划在重庆推出2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全国推出30万辆,这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共享汽车平台。”唐晓东说。

重庆磨帮的转型总体进展顺利。秘密是什么?

龙鑫通用动力有限公司总裁高永表示,熟悉领域的深度培育是成功转型的关键。例如,龙鑫的业务拓展是基于明确的市场需求,现有技术相对成熟,资源可以与公司现有业务相协调,而不是盲目跟风。

“猪站在风口就能飞,但是它们飞了以后呢?猪仍然是猪,如果它们掉下去会死得更惨!猪必须变成鸟。”高永说。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重庆“摩帮”转型记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5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