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02字,读完约6分钟

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开通过网上银行,任何消费都是以现金进行的,手机永远不会离开身边,那么就不会有电信网络欺诈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近日,深圳警方在北京就此案举行了吹风会,向许多媒体通报了一起新破获的高科技电信网络诈骗案。

通过这起新的高科技电信网络诈骗案,电信网络诈骗的一些新特点逐渐显现出来。

我醒来时,我的账户被偷了

何先生来自湖南,在深圳工作。今年2月2日,何先生结束了春节假期,从湖南老家出发,乘车前往深圳。

到达深圳后,何先生很累,所以他洗了澡,很快就上床睡觉了。2月3日凌晨4点左右,何先生突然醒来,下意识地拿起手机看了一下时间,但手机的屏幕却无法亮起。何先生不在乎,继续睡觉。

2月3日9点左右,何先生起床后发现手机屏幕又亮了,他可以操作了。在仔细检查他的手机后,何先生发现他手机上安装的所有程序,甚至他的通讯录和短信,都消失了,恢复到了出厂设置。

何先生进一步查看了他的手机,发现他的手机登录到了云服务,他的登录账号和密码都被更改了。找回密码后,何先生再次登录云服务,弹出一长串历史操作记录,显示在凌晨一两点,何先生的手机云端备份被多次破坏。

何先生还发现,不仅他的信息被销毁,他的电子商务平台账户也被登录,生成了13个购物订单,总支付金额约为2万元。何先生迅速致电电子商务平台客服终止上述交易。

在意识到自己的账户被盗后,何先生在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上登录了自己的金融账户,在那里他有一定数量的钱。何先生惊讶地发现有人用他的金融账户借了32,000元钱,这笔钱被转到了他的一张银行卡上。

到目前为止,何先生似乎没有遭受任何金钱损失,但他还是来到深圳南山派出所公开报案。从派出所出来后,何先生找到一台自动取款机,想看看银行卡里是否真的有32000元。经询问,何先生发现他的银行卡只有6000元。

为什么32000元变成了6000元?剩下的钱去哪里了?

何先生立即报告了这张银行卡的丢失。银行的交易明细显示,2月3日凌晨1点20分,何先生将深圳某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26000元转入该卡。之前的3.2万元人民币加上现在的2.6万元人民币,共计5.8万元人民币,在两分钟内通过手机银行转账到另一家银行的账户,两次转账共转账5万元人民币。2月3日凌晨4点30分左右,何先生的卡也被自动取款机取走了。

手机不离身就不会被骗?业内人士曝跨平台电信网络诈骗内幕

努力对付某人

深圳警方对此案非常重视。一方面,他们与云服务提供商和中国移动一起调查此类犯罪的受害者,并平行处理类似案件;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平台的财务部门调查受害者账户被盗和资金去向,关联被盗订单,调查可疑交易信息,并确定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和行动轨迹。基于犯罪嫌疑人的无atm卡取款和电子商务平台财务部门提供的线索,警方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活动区域。

手机不离身就不会被骗?业内人士曝跨平台电信网络诈骗内幕

2月19日,三名嫌疑人在辽宁省大连市被捕。

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刑警队副队长罗表示,经调查,新加坡籍犯罪嫌疑人韩是该团伙的头目。他利用毒品控制某,并要求研究各种智能手机和各种运营商的业务,寻找漏洞和犯罪机会。陈某于2016年11月开始研究云服务平台。经过两个多月的研究和测试,他发现了漏洞。掌握了这一“技能”后,他于2017年1月开始犯罪。

中国移动首席安全中心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娄涛认为,目前电信网络欺诈的形式具有欺诈目标明确、欺诈脚本复杂、欺诈链产业化等特点。“精准是指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个人信息,从最初广泛传播的网络到精准欺诈。刚才提到的案例是精确欺诈的情况;欺诈者经常跟踪社会热点来编写一些新的脚本,欺诈脚本很难防止;在链条上,形成了分工明确、相互合作、跨区域、专业化的完整产业链。

手机不离身就不会被骗?业内人士曝跨平台电信网络诈骗内幕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研究每个诈骗犯信息的平均时间超过7小时。犯罪嫌疑人将详细研究受害者的消费习惯、受受害者约束的服务以及如何从他们身上骗钱。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认为,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正常的。一旦云服务或其他服务平台的认证出错,就意味着有人被冒充。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其他错误。

用心理学发展情节

自徐玉玉案以来,电信网络欺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人们需要对电信网络欺诈的发展趋势有更深的认识。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欺诈产业链中有特殊的人制造和发展钓鱼、病毒和木马。有专门的人负责窃取个人信息,也有专门的二手商人出售这些信息。他们转售个人信息。也有特殊的人来计划。”360公司信息安全部门负责人高雪峰说。

谁在策划电信网络欺诈?

据高雪峰介绍,很多人都做心理分析,甚至有一些心理医生参与此类案例。这些人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欺骗手段编造了一些阴谋,并通过专门的欺骗训练师训练欺诈实施者,最终导致欺诈的成功实施。实施后,有专门的财务人员分享赃物,并提供给破坏者转移财产。

据了解,目前典型的电信网络欺诈产业链已经非常详细。高雪峰提供的图表显示,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包括钓鱼编辑和木马开发;在窃取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包括窃取黑客、窃取黑客、窃取商家和二手黑店;在批发和零售环节,有钓鱼、木马零售商、域名经销商、信件批发商、卡经销商等。;在欺诈策划过程中,包括新欺诈的研发、情节导演、心理指导、欺诈培训师等。;在实施欺诈时,有电话欺诈经理、短信群发代理、邮件群发代理、伪基站团伙、在线推广技术人员等。;有分赃中介、自动取款机用户、财务会计师等。

手机不离身就不会被骗?业内人士曝跨平台电信网络诈骗内幕

面对日益复杂的电信网络欺诈产业链,认为,个人、服务提供商和政府都需要做一些工作。

“从个人角度来看,现在许多网站的身份认证意味着一个手机号码或一个用户名加上一个密码,没有人能看到谁在网络的另一端,这使得身份很容易被识别,所以网络用户必须保护自己的信息。从服务提供商的角度来看,他们存储了大量的用户信息,因此他们必须保护这些信息,并且非常重视这种保护。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必须有办法管理和规范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比如,一些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很多人都在使用他们提供的服务,而相关的服务都与其他很多网站、平台和支付服务相关。一旦这里出现问题,就会出现所谓的“这种跨平台、跨供应商的欺诈行为应该更加规范和严格地进行管理。”林对说道。(法制网记者杜晓实习生张家欣)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手机不离身就不会被骗?业内人士曝跨平台电信网络诈骗内幕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4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