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5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宣布,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0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加3.74万亿元。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低于市场预期,但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据业内人士透露,在监管机构再次提供信贷窗口指导的背景下,一季度新增信贷总量预计不会大幅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体系内部资本利率持续波动和上升,可能导致社会整体融资成本增加。

一季度新增信贷难现显著增长

基金“脱离现实”

1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4.5%,分别比上年末和去年同期低6.9和4.1个百分点;流通货币余额(m0)为8.66万亿元,同比增长19.4%。总的来说,m2和m1的增长率总体上与市场预期一致,但m1的增长率有所下降。

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03万亿元,同比减少4751亿元。据业内人士透露,央行关于1月份信贷供应不应过快增长的窗口指导意见已基本得到确认。上海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胡月晓认为,监管部门可以将2015年和2016年同期的平均值作为2017年信贷监管的重要参考。另一个机构消息来源称,截至2月12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月份的信贷数据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总体而言,第一季度的信贷总额可能难以同比大幅增加。

一季度新增信贷难现显著增长

从1月份的信贷细分数据来看,居民贷款当月增加了7521亿元,并继续保持高增长;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贷款增加1.56万亿元,明显高于2016年同期的1.0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方正证券(601901,BUY)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除了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后企业融资转向信贷的替代效应外,可能与当地投资冲动、基础设施ppp启动、企业利润恢复后设备支出大幅增加以及企业恢复生产的融资需求增加有关。在房地产市场和债券市场调整的背景下,银行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贷款力度,资金也呈现出“从虚到实”的积极迹象。

一季度新增信贷难现显著增长

非标准融资大幅增加

根据1月份的金融数据,反映广义金融体系对经济资金支持的新社会融资总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根据细分数据,1月份,表内信贷收缩的同时,表外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增加8389亿元。

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分析说,非标准融资数据的表现出人意料。经过2013年和2014年的调控,非标准融资一度崩溃。今年1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票据均处于历史高位,这不是季节性因素造成的,但一定程度上与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有限有关。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团队表示,债券市场调整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叠加监管层收紧了住房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债券发行,导致大量企业转向非标准融资。

CICC指出,非标准融资规模的大幅增长表明,在债务成本不断上升的环境下,银行已转向配置收益率更高的资产来弥补成本,这也与限制房地产和城市投资平台发行债券有关。

融资成本的上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1月份信贷供应规模低于市场整体预期,但在近年来一般金融融资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的信贷指标的参考意义明显下降,投资者应更加关注新的社会融资等融资指标的变化。

一些固定收益投资者表示,1月份的财务数据显示,社会资金总量仍相对宽松。随着金融体系中资金利率的上升,商业银行对贷款价格上涨的需求持续升温。

上海某证券公司固定收益部负责人表示,虽然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会综合考虑存款效应、客户关系、地方政府影响等因素,但许多质量可接受的债券资产和非标准资产的收益率明显高于许多大型企业优质贷款的收益率。考虑到1月份非金融企业贷款的高需求,商业银行完全有动机提高贷款利率。

据业内人士称,自今年以来,监管机构货币监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推高货币市场利率实现金融去杠杆化,然后将资金推入实体经济。市场的有效性决定了包括贷款在内的整个社会的融资利率必然会上升。尤其是在1月份高收益非标准资产死灰复燃的背景下,其他主流融资利率的“价格比较”上行冲动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一季度新增信贷难现显著增长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2561.html